主页 > 精彩人类 >Hyper Backup 为你的NAS建立多版本、远端与云端 >
Hyper Backup 为你的NAS建立多版本、远端与云端
2020-05-21
资料是无价的,现今的NAS似乎已不是我们想像中的NAS而已,功能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且支援更多的服务,当然複製与储存资料是NAS的,但有了NAS就可以高枕无忧吗?Synology 「 Hyper Backup 」支援多版本备份与公有云的备份,让你存在NAS上的资料能有更完善的备份策略,最多有65,535份备份版本,让重要的资讯随时可还原与追蹤,且使用区块层级增量备份与跨版本资料去重複技术,大幅地降低所需的储存空间。
一般买NAS就是要将PC、手机的等的资料集中备份,Cloud Station Server套件就是扮演这种角色,面对USB外接装置也是如同初心,USB Copy 套件让你插入 USB 外接储存装置即可快速存取于 Synology NAS 中的资料或将资料存入 Synology NAS 中,以进行备份。也就是所有的前端数位资讯通通往NAS上传送,因此有容错的NAS慢慢受到青睐,但天有不测风云,NAS也需要有备份啊!「Hyper Backup」支援多版本与异地备份,使用区块层级增量方式,可大幅地降低所需的储存空间,甚至可以备份到公有云的上,是Synology NAS的备份策略的智囊工具。
硬碟毁损或天然灾害可能造成资料意外遗失,并不是买个NAS就可以高枕无忧,硬碟也有其寿命,因此容错机制的环境相当重要,一般NAS标榜着插入硬碟即使用,的确相当受到使用者的青睐,不过资料是无价,如果你对东汐止东科大火有印象的话,即使异地备援在隔壁栋一样遭到无情的大火祝融,可见备份的重要性,所以还是建议对NAS的硬碟配置规划与容错要有些基本的认。
备份任务对企业来说永远是一个艰辛的工作,如何使用最少的储存空间保持多个版本备份异地备份,这的确是伤脑筋的问题,Synology 的 Hyper Backup 备份套件,就是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先让我们来看看在NAS上本地共用资料夹间的备份或连接的外接储存装置的任务备份。
DSM系统将许多内建的服务都套件化了,请在「套件中心」→「商务」画面上,选择「Hyper Backup」来安装该套件。
假如你有多个储存空间,你可以选择套件要安装的位置。
安装完后按下〔套用〕即可立即启动进入。
安装启动后主选单画面上会出现「Hyper Backup」图示,先点选来进入看看。
执行后会自动带出备份精灵视窗的画面,如同之前描述,备份目的地有本机、远端与云端等细分更多的类型,下图以本地共用资料夹&外部储存空间为例,就是将本地的共用资料夹备份到另一个资料夹或外部储存空间上。
选择类型后,接下来就是备份任务的目的地指定,可以建立全新的备份任务或重新连结现存任务来更改备份目的地,按下共用资料夹栏位右边的倒三角图示,此时会拉出可用的共用资料夹,因为笔者有插入USB行动碟,所以选择usbshare1来测试。
假如你挑选想要来源的资料夹与备份的目的地是在相同的存储空间上,此时该资料夹右边会出现一个惊叹号警示,因为相同的储存空间表示在同颗硬碟上,这样的备份如同鸡蛋放在同一篮子上,风险性不少。
指定目的地后,接下来当然是选择要备份的共用资料夹。
除了共用资料夹的备份外,亦可以备份已安装的应用程式。
备份设定就要输入一些条件与资料,首先是备份任务的名称,笔者使用预设带出的「Local Storage 1」;红色框内有一些选项,启动任务通知、压缩备份档案、启动备份排程是较常用的勾选,如果想避免目的地资料被不当存取,可以勾选「启动用户端加密」来保护,又如笔者使用USB的外接装置当成目的地,因此也可以勾选「备份任务成功后自动卸载备份目的地的外接装置」。
然而每次备份保留版本势必造成庞大的空间,所以你可以设定自动删除备份版本方式来删除较旧的备份版本,下图勾选「启动自动删除备份版本」,选取启动此选项功能后,可以指定从最早版本版删除、Smart Recycle(智能回收)或也可自订保留版本方式来自动删除备份的版本。
有时删除最早的版本未必是最好的方式,智能回收(Smart Recycle)的方式就是某些条件删除不需要的备份,不符合下列任何条件的版本,系统将会自动删除;当留下的版本数量依旧超过上限时,系统将会自动删除最早版本:
过去 24 小时内,每小时保留一个版本:保留每小时最早建立的备份版本。过去 1 天至 1 个月内,每天保留一个版本:保留每天最早建立的备份版本。过去 1 个月之前,每週保留一个版本:保留每週最早建立的备份版本。最后的版本数量,就是指定想要保留的最大版本数量 ,预设的版本数量是256,可保留高达 65535 份备份资料。
完成任务后回到Hyper Backup的主画面上,你将会看到左边的有刚刚设定的任务名称,右边内容有成功的讯息,并有标示上次备份读时间与下次备份的时间(就是排程的时间),右下方可以看到任务设定的来源与目的地讯息。
此时你可开启File Station来查看外接装置内的变化,很明显多出了一个附名为hbk的档案,点选即可开启备份浏览器视窗。
在备份浏览器视窗上,左边让你了解备份的是哪个共用资料夹,右边是备份的内容,下方则是间轴备份图表方式,让你清楚了解各个时间点的备份记录点。
如笔者又将两个档案放入来源的photo的sub资料夹下。
试着再按下〔立即备份〕来看看。
成功后再〔版本清单〕上看到两个备份的项目,事实就是还原点啦!
开启备份浏览器画面查看,果然已经看到刚刚加入的两个档,下方时间轴上的还原点是以日期为主,两个备份日期同一天,所以在日期的左边有个数字2,表示此日期有两个备份点。
传统的档案式备份
「Hyper Backup」支援多版本备份,让重要的资讯随时可还原与追蹤,且使用区块层级增量备份与跨版本资料去重複技术,大幅地降低所需的储存空间。但须使用其提供的工具才能查看备份的资讯,传统的档案式备份还是受到许多人喜爱,资料量不大的档案可以备份后带着走,方便性无庸置疑。
按一下左下角的 +,选择资料备份任务。
备份目的地的类型选择本地资料複製,你可以看到大图示的右下角有个文件小图示,表示使用传统档案式的备份方式。
在备份精灵的画面上,直接告诉你是单一版本备份,不提供重複资料删除,这就是档案式备份的缺点,在共用资料夹栏位选择像要备份的目的地,为了与之前多版版备份比较,所以仍选择笔者的USB的外接装置。
来源一样选择photo下的usb资料夹。
照惯例,备份精灵都会出现应用程式的备份选择画面,一样暂时不勾选选择〔下一步〕来继续。
档案式的备份没有自动删除版本的选项,但基本的任务名称、启动任务通知与排程都少不了,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保留目地端已备份的档案」选择,主要是当来源端已删除时,排程或手动备份均会保留在目的端原先备份的档案,不勾选表示来源与目的会一致。
成功后你将会看到左边的有两个任务名称,Local Copy 1是传统档案式的备份,而Local Storage 1是多版本的备份方式。
使用File Station来查看,多版本的备份是hbk为附名的单一档案,而DS916_2就是传统档案式备份指定的目录。
传统档案式的备份虽然没有多版本的功能,但直觉式的一对一的档案複製方式,方便查阅与直接複製携带是最大的优势。
使用NAS本机上共用资料夹的备份有着缺点,就是再怎幺备份还是在同一台NAS上,除非你像笔者一样备份至USB外接装置上,不然你再备份多少版本,只要机器或硬碟损毁就有风险,笔者习惯将使用不同的存储空间来备份,因为不同的储存空间对都应着不同的硬碟,至少避免掉单一硬碟故障点,若发生在机器,或许可以同品牌的机器来救回,假如你有其他Synolog NAS或rsync伺服器,将本机备份至远端的伺服器上,即可达到异地备援的效果,Hyper Backup也支援哦!
远端机器的备份一样有多版本与传统档案式的类型任务可选择,笔者使用远端Synology NAS来示範。
建立备份时首先须输入远端伺服器的名称或IP位址,假如是在同个区网上,直接按下倒三角图示,即可再区网装寻找 Synology 装置。
除了指定远端的伺服器外,传输是否要加密、连接埠、使用者帐号、密码、目的共用资料夹与目录,假如远端的网路有防火墙装置,要注意远端防火墙的连接埠开放。
要备份至远端的Synology NAS上,目的端的Synology NAS必须安装Hyper Backup Vaul套件,不然会出现如下无法连线的讯息。
搞定了远端的环境后,接下来就是指定来源资料资料夹。
一样会出现应用程式的备份画面。
输入备份任务的名称是基本要求,依照自己的需求勾选一些选项与排程。
远端的多版本自动删除版本设定与本机一样。
成功后可以在目的地上看到远端的IP位址外,大致都与多版本的本机备份一样。
Hyper Backup 云端备份
Synology NAS的 Cloud Station Server套件,说穿了就是一个免费无限制容量的Dropbox空间,无论在家或出外,你的电脑永远都有一个资料夹帮你看管重要档案,看起来可能只是个普通的资料夹,但它其实是一个专属于你且能随时自动更新的私有云端,其同步的对象是你前端的PC与行动装置,也可利用Cloud Sync服务套件,让你轻鬆整合公私有云的同步,在DSM 5.2时採用照单全收的同步方式,DSM 6.0可以选择云端的子目录来同步,因此可以备份多个共用资料夹同步至公有云,让你同步公有云更有弹性,甚至在同步多个公有云时,达到异地多备援方案,也可指定单向、双向、加密与不加密等任务。
Cloud Station Server套件可以让私有云同步备份到云端上,的确同步备份有着即时异地备份的效果,但若运用在大量的资料空间上,有着效能与频宽上的考验,假如你没有其他的Synolog NAS或rsync伺服器,又担心NAS的资料备份问题,Hyperr Backup也有提供云端备份,就是将NAS上的共用资料夹备份到公有云上(如Dropbox、Google云端硬碟、Azure或Amazon…等),如同远端的机器备份一样。
云端储存逐渐在许多家庭或企业备份策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使用者加强灾难复原能力,并减少硬体配置与能源消耗。在Synology NAS 备份精灵的画面上,你可以看到许多的公有云服务,笔者以Google云端硬碟为例。
一般公有云都是有容量的限制,除非你加购空间,假如你有多个Google云端硬碟帐户,妥善的分配与设备备份任务来达到云端备份是个节省经费的方式,下图是出现Google帐户的选择。
当然选择帐户后,Synology会提出要求来存取公有云的空间,当然是要点选〔允许〕。
出现下图的导向讯息,点选〔Agree〕来继续。
此时看到Google云端硬碟上的资料夹,选择想要备份目的地资料夹。
选择目的地资料夹后输入欲建立的目录名称后点选〔下一步〕来继续。
选择来源想要备份的资料夹。
一样会出现应用程式的备份选择。
如同本机与远端备份一样,启动任务通知、压缩备份档案、启动备份排程是较常用的勾选。
自动删除版本设定不用再多做解释了,只是备份到云端上,版本的数量倒是可以调整一下256数值,不然勾选Smart Recycle也是不错的选择。
成功后看到目的地的服务提供商就是你连上的云端空间,介面操作都一样,只是任务类型上的不同而已。
再到你的云端空间上查看,果然看到你指定备份的目录名称(hbk副档名)。
备份的目的就是预防万一,所谓有拜有保庇,平常没有特别的感觉,当有朝一日出现状况时,你才会觉得价值连城。每次的备份都是一个还原点,在Hyper Backup主画面上,在左边任务清单下方有个还原按钮图示。
还原精灵出现任务清单选择,选择你要还原的任务并按〔下一步〕来继续。
NAS的备份除了资料外,也包含了应用程式与系统的设定,笔者主要还原资料,所以选择「不还原系统设定」。
接着带出任务上的还原资料夹,在下方可利用时间轴横桿选取想要还原的版本,也就是选择不同时间备份的还原点,假如当天备份了两次,如下图出现两个还原点可选择。
接着按下套用即可将此任务的资料夹还原至选择还原点当天的状况。
看到成功的讯息总是特别的欣喜,不过这种全部完整的还原看似美好,但要是备份的资料量过大,需要一些时间,其实仅想要还原某个档案的也是难不倒Hyper Backup的。
进入备份浏览器画面上,先选想要还原的还原点,再选择档案并点选滑鼠右键带出选单,此时就可以看到还原选项,点选即可仅将此档案还原至选择的还原点。
Hyper Backup主画面上有几个快速按钮,除了立即备份外,有备份浏览器、备份统计与选项。选项内有编辑、删除与检查备份完整性等功能,编辑主要是针对此任务的设定参数修改,而删除顾名思义就是移除目前所在的备份任务,检查备份完整性就是检查索引档与备份资料是否能够还原。
点选编辑就是重新设定任务,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会出现对应的分页,有资料夹、应用程式、设定、排程、版本删除与目的地,如下图是在资料夹分页画面上,你可以变更想要备份的资料夹。
排程也可以重订。
版本删除的方法轻易变更。
除了可以改变任务的内容外,当然也可以删除任务,删除时也可顺便移除目的地的所有备份的资料。
在版本清单上,会有每个备份的版本资讯,清单上有建立的日期与状态,可以利用清单旁的小图示进入该任务的备份浏览器,或是直接删除此本版的备份。
每天排程备份不同的任务就一定百分百安全吗?这得多的备份点都可安全的还原吗?你可以利用检查备份完整性来检查索引档与备份资料是否能够还原。
之前也提及备份浏览器,所以应该很熟习,可以使用File Station或是备份浏览器快速钮来开启。
备份浏览器下方使用间轴备份图表方式,让你清楚了解各个时间点的备份记录点。
也提供行事曆来查看备份的日期,有加粗的日期数字就是有备份记录的标记。
笔者较常使用的是备份统计,有目的地使用量、来源大小与来源监控等页面,目的地使用量可以看清楚每个备份点的容量大小,且可以指定过多储存空间与版本差异过多的通知。
也可以看备份的来源的大小。
在目的地使用量上可以设定过多储存空间与版本差异过多的通知,当然来源的改变差异也可以利用来源监控追蹤,将滑鼠移到每个备份点上,随即显示此备份点的日期、新增、修改与删除档案的统计。一样也可以勾选版本间新增过多档案、修改过多档案与删除过多档案的通知。
每个任务的备份记录事件都会在日誌上找得到,可以将日誌汇出HTML或CSV格式档。